您好,欢迎访问青海利来国国际APP,利来囯际老牌,利来囯际网址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官网!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18597157666

您好,欢迎访问青海利来国国际APP,利来囯际老牌,利来囯际网址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官网!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18597157666

常见问题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别再误读了全球碳市场还只是个空壳子!

发布时间:2025-02-07 14:37:59人气:
别再误读了全球碳市场还只是个空壳子!

  

别再误读了全球碳市场还只是个空壳子!

  施懿宸:是的,特朗普胜选后如果再次退出,难免会再次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工作带来冲击。所以,我认为这次急于启动,是趁拜登还在任,让美国坐进谈判桌。假使未来特朗普当真要二次退出★,他也会多一层逆潮而动的压力★★。

  施懿宸★:如果我们回看相关的文件★★,会发现其中缺乏了许多实质性内容★★,它就是一个框架式的草案★★★,具体内容还需后续跟进。可是★,很多人听到“全球碳市场启动”就兴高采烈,这其实是一种误读。之所以在第一天宣布启动,是希望在后面的会期内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但是,我认为在这个时间段开展这一讨论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除了拉美国上桌之外★,《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的影响力已越来越小了,全球碳市场则是富于市场思路的新机制★,它出现得正当其时★。

  施懿宸★:是的★,私下交易就可能造成漂绿★★★。国际上现在有一句流行语是“high quality★”(高品质),强调了碳资产的高品质。光伏之所以谈的少了,也是因为光伏自身要用电★★,同时也会造成污染★。

  施懿宸★★:但气候灾害补偿基金截至目前也远没有实现1000亿美元的募款★★★。实际募款数额有限,进而使得基金补偿的作用欠佳★★,这就是今年全球碳市场必须上马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我们要以市场手段为新的激励方式。

  其次,即便有了统一的标准,全球碳市场的具体运行也离不开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而据我所知,欧盟现在也并不认可中国国内的大多数第三方认证机构。

  施懿宸★:我还是没有那么乐观★。依我来看来,即便只是启动讨论,那么这次会谈也并没有预先准备太多实质性的议程,未来的运作机制及相关的方法学都没能见到。

  施懿宸:很多气候圈中人对市场机制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如金融圈中人★★。气候圈中的人往往单纯地重视减排,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有气候资金的支持补偿机制就已足够了★★。他们是用项目的逻辑看市场,但这显然不够好★,应用市场的逻辑来看市场。

  企业观察报★: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探索以市场手段进行碳交易管理★★★。

  很明显,全球碳市场还没有到可进行交易的程度。如果讲明是与会各方一起谈,即启动讨论,★“草率”也就无从谈起了。

  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库开幕。

  施懿宸:这里面存在一个“反正减排就好★”的误区★★★,他们对碳价的合理性是否有考量?碳价不应该是减排方谈下来的,而是应由市场决定的★★★,要汇集多方的认知补全价格信息传递★,使碳价具有金融属性。

  但是,有人认为这一机制是“仓促上马★★”,有人担心这一机制“徒增烦恼”★★,国内的一些观察者更忧虑的是全球碳市场会进一步增加中国企业的经营压力★。

  企业观察报:在统一的标准这一层面,目前哪个地区的既有标准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碳市场的重点参考模版?

  现阶段,国内的碳价是低于欧洲的,待全球碳市场一形成,中国国内的碳价自然会被拉高。因此,如果这家企业减碳工作不佳★★★,那么企业要负担的碳价格就越来越贵,这就是挑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COP29的开幕致辞中强调本次会议必须通过《巴黎协定》第6条第4款机制,启动并运行全球碳市场。

  企业观察报:有的国家或地区乃至具体企业会觉得全球碳市场将带来麻烦,原来是需要减排量抵消额了,就直接和某家出售方一对一地谈就好了,谈定价格就能钱货两讫。

  企业观察报:如果把全球碳市场看作一辆车★★★,那么这次疯传的★★★“启动”也就并非是发动这辆车的引擎,而是开启造车的工作?

  就此,《企业观察报》近期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对全球碳市场紧急通过的原因、未来发展的瓶颈★、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施懿宸:是的,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当美国★、欧洲乃至韩国都有自己运营的碳交易市场时★★,全球碳市场的建立,其实是在尝试做一个连通和整合的工作。

  企业观察报:据说★★★,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一些国家就做出了“2020年开始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作气候融资之用★★”的承诺。

  施懿宸:我们希望建立有供需的自然交易,而不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的审批制,可以有监管,但前提必须是市场机制。现在有很多相关评论都把视角锁定在“减排”上,严重忽视了“市场★★”的作用,即便现在提出了全球碳市场★★,也未见有更多立足市场角度的评论出现。

  施懿宸:各国碳交易市场如果要连通,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以控排的交易所为例,它们发放的配额是免费的,如果碳价没有体现出金融属性,那么交易所应依据什么标准分配配额★★★?各国的分配方法如果都各有特色,全球碳市场又怎么来连通★★★?

  此外★★★,要进行全球碳交易,还要有一个整合性的系统。这无疑也是一个大工程,毕竟每家交易所的系统都不一样★★。

  施懿宸★★★:欧盟的标准是比较成熟的,因为欧盟做得比较早,而且其标准也比较严格。现在很多其他地区的方案都是以欧盟方案为基础进行修订的。

  施懿宸★★:我们假设有一家企业,它的减碳工作做得很好,那么它就可以选择把自己的碳汇卖到国外去,同时还会得到国际第三方的认可,这也就是“名利双收”★★★,这是机遇★★。

推荐资讯